![]() 一种手表底盖、表头及手表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表底盖、表头及手表,手表底盖包括底盖本体,底盖本体上设有纹路装饰区,纹路装饰区内设有凸起,凸起用于将纹路装饰区与皮肤分隔。使用者佩戴手表时,突出于纹路装饰区表面的凸起与使用者腕部的皮肤直接接触,从而将纹路装饰区与皮肤分隔开,避免纹路装饰区与皮肤直接接触。首先,由于纹路装饰区上的复杂纹路不与皮肤接触,故不会出现复杂纹路与皮肤反复摩擦导致皮肤过敏的情况。其次,纹路装饰区与皮肤之间存在空隙,透气性较好,从而避免不透气导致的皮肤过敏。最后,纹路装饰区与皮肤之间的空隙有利于空气流通,使用者分泌的汗液能够及时挥发,不易出现汗液腐蚀手表底盖,产生金属离子使皮肤过敏的情况。 公开号:CN214335484U 申请号:CN202120801942.5U 申请日:2021-04-19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詹翔;黄丽娜;詹温鸣;詹万亨 申请人:Shenzhen Rarone Watch Industry Co ltd; IPC主号:G04B37-1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表底盖、表头及手表。 [n0002] 为了追求美观,手表的表壳、表盘和底盖等部件上往往设计有各种各样的花纹。使用时,佩戴者腕部的皮肤长时间地与底盖直接接触,容易出现过敏的情况。 [n0003]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者在佩戴手表时过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手表底盖。 [n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n0005] 一种手表底盖,应用于表头,所述手表底盖包括底盖本体,所述底盖本体上设有纹路装饰区,所述纹路装饰区内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用于将所述纹路装饰区与皮肤分隔。 [n0006] 作为对所述手表底盖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凸起背向所述底盖本体的一侧设有凹坑。 [n0007] 作为对所述手表底盖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凹坑沿所述底盖本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凸起,以使所述纹路装饰区显露。 [n0008] 作为对所述手表底盖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底盖本体上设有凹槽,所述纹路装饰区位于所述凹槽的底面。 [n0009] 设置凹槽后,纹路装饰区沉于底盖本体的表面,更不易与使用者的皮肤接触。 [n0010] 作为对所述手表底盖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凹槽为圆形槽,且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底盖本体的中部,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凹槽的中部。 [n0011] 作为对所述手表底盖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底盖本体背向所述表头的内部的一侧设置为弧面。 [n0012] 作为对所述手表底盖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底盖本体的边沿设有多个缺槽,所述缺槽沿所述底盖本体的周向排列。 [n0013] 作为对所述手表底盖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底盖本体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孔沿所述底盖本体的周向均匀排列。 [n0014]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表头。 [n0015]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n0016] 一种表头,应用于手表,所述表头包括上述手表底盖。 [n0017]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手表。 [n0018]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n0019] 一种手表,包括上述表头。 [n0020]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n0021] 使用者佩戴手表时,突出于纹路装饰区表面的凸起与使用者腕部的皮肤直接接触,从而将纹路装饰区与皮肤分隔开,避免纹路装饰区与皮肤直接接触。首先,由于纹路装饰区上的复杂纹路不与皮肤接触,故不会出现复杂纹路与皮肤反复摩擦导致皮肤过敏的情况。其次,纹路装饰区与皮肤之间存在空隙,透气性较好,从而避免不透气导致的皮肤过敏。最后,纹路装饰区与皮肤之间的空隙有利于空气流通,使用者分泌的汗液能够及时挥发,不易出现汗液腐蚀手表底盖,产生金属离子使皮肤过敏的情况。 [n0022]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n002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n0024]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手表底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25]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手表底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26]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手表底盖中缺槽的结构示意图; [n0027] 图4示出了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 [n0028]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n0029] 100-底盖本体;110-纹路装饰区;120-凸起;130-凹槽;140-缺槽;150-安装孔。 [n0030]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31]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n0032]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33]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n0034]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模板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n0035] 实施例1 [n0036]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表底盖,应用于手表的表头,是表头中与佩戴者直接接触的部件。手表底盖包括底盖本体100,底盖本体100上设有纹路装饰区110,纹路装饰区110内则设有凸起120。 [n0037] 具体地,底盖本体100沿自身厚度方向的投影呈圆形。纹路装饰区110设置在底盖本体100背向表头内部的一侧,纹路装饰区110同样呈圆形,并设置在底盖本体100的中部。凸起120设置在纹路装饰区110的中部,并沿底盖本体100的厚度方向突出于纹路装饰区110的表面。 [n0038] 使用者佩戴包含上述手表底盖的手表时,突出于纹路装饰区110表面的凸起120与使用者腕部的皮肤直接接触,从而将纹路装饰区110与皮肤分隔开,避免纹路装饰区110与皮肤直接接触。 [n0039] 首先,由于纹路装饰区110上的复杂纹路不与皮肤接触,故不会出现复杂纹路与皮肤反复摩擦导致皮肤过敏的情况。其次,纹路装饰区110与皮肤之间存在空隙,透气性较好,从而避免不透气导致的皮肤过敏。最后,纹路装饰区110与皮肤之间的空隙有利于空气流通,使用者分泌的汗液能够及时挥发,不易出现汗液腐蚀手表底盖,产生金属离子使皮肤过敏的情况。 [n0040] 特别地,凸起120沿纹路装饰区110径向上的跨度不小于纹路装饰区110的直径的2/3,以保证凸起120能够有效地将纹路装饰区110与皮肤分隔。 [n0041] 相应地,凸起120沿纹路装饰区110径向上的跨度不大于纹路装饰区110的直径的4/5,尽可能地减小对纹路装饰区110的装饰效果的影响。 [n0042] 此外,还可以在凸起120的边缘设置缺口,在凸起120的中部设置通孔,既能显露出更大面积的纹路装饰区110,以达到足够的装饰效果,又能减少凸起120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有效避免因凸起120与皮肤之间不透气导致的皮肤过敏。 [n0043] 实施例2 [n0044]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表底盖,应用于手表的表头,是表头中与佩戴者直接接触的部件。手表底盖包括底盖本体100,底盖本体100上设有凹槽130、安装孔150和缺槽140。凹槽130的底面设置为纹路装饰区110,纹路装饰区110内则设有凸起120。安装孔150设置在凹槽130之外的区域,缺槽140则位于底盖本体100的边沿处。 [n0045] 具体地,底盖本体100沿自身厚度方向的投影呈圆形,且底盖本体100背向表头内部的一侧设置为弧面。 [n0046] 在本实施例中,底盖本体100采用型号为SS316L的不锈钢制作而成。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底盖本体100也可以采用型号为SS304的不锈钢制作而成。 [n0047] 具体地,凹槽130设置在底盖本体100背向表头内部的一侧。凹槽130为圆形槽,其圆心与底盖本体100沿自身厚度方向的投影的圆心重合,且凹槽130的半径不小于该投影的半径的2/3,凹槽130的半径不大于该投影的半径的3/4。 [n0048] 具体地,纹路装饰区110位于凹槽130的底面,纹路装饰区110的外沿与凹槽130的侧壁根部相接。 [n0049] 在本实施例中,纹路装饰区110的纹路采用火花纹。加工时,先根据设计好的火花纹的样式,采用红铜、紫铜或者石墨等材料制作形成铜公,然后利用铜公作为电极对模具放电,在模具表面留下烧蚀痕迹,即火花纹,再以油缸为动力,驱使模具切压钢板挤压成型得到底盖本体100的粗胚,最后对粗胚进行切边、抛光、锻造、退火、钻孔、磨披锋、喷砂、研磨、拉砂和清洗等一系列处理,最终得到底盖本体100的成品。 [n0050] 其中,火花纹的纹面为麻点,麻点的粗细程度则通过调整放电时的电流来控制。 [n0051]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纹路装饰区110的纹路也可以采用有规律的花纹或图案。 [n0052] 具体地,凸起120设置在纹路装饰区110的中部,并沿底盖本体100的厚度方向突出于纹路装饰区110的表面。凸起120背向凹槽130底部一侧的面为光滑平面,且该光滑平面与底盖本体100的厚度方向垂直。 [n0053] 使用者佩戴包含上述手表底盖的手表时,凸起120背向凹槽130底部一侧的面与使用者腕部的皮肤直接接触,从而将纹路装饰区110与使用者腕部的皮肤分隔开,避免纹路装饰区110与使用者腕部的皮肤直接接触。 [n0054] 首先,由于纹路装饰区110上的复杂纹路不与皮肤接触,故不会出现纹路装饰区110与皮肤反复摩擦导致皮肤过敏的情况。其次,纹路装饰区110与皮肤之间存在空隙,透气性较好,从而避免不透气导致的皮肤过敏。最后,纹路装饰区110与皮肤之间的空隙有利于空气流通,使用者分泌的汗液能够及时挥发,不易出现汗液腐蚀手表底盖,产生金属离子使皮肤过敏的情况。 [n0055] 进一步地,凸起120沿纹路装饰区110径向上的跨度不小于纹路装饰区110的直径的2/3,以保证凸起120与足够大范围的皮肤接触,从而能够有效地将纹路装饰区110与皮肤分隔。 [n0056] 与此同时,凸起120沿纹路装饰区110径向上的跨度不大于纹路装饰区110的直径的4/5,以尽可能地减小对纹路装饰区110的装饰效果的影响。 [n0057] 此外,凸起120背向底盖本体100的一侧成型有凹坑,且凹坑沿底盖本体100的厚度方向贯穿凸起120。其中,位于凸起120边缘处的凹坑形成缺口,位于凸起120中部的凹坑则形成通孔,以使纹路装饰区110显露,既能露出更大面积的纹路装饰区110,以达到足够的装饰效果,又能减少凸起120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有效避免因凸起120与皮肤之间不透气导致的皮肤过敏。 [n0058]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120设置为字母“R”的样式,满足上述要求的同时,也能增强手表底盖的美观度。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凸起120也可以设置为其它图案,如品牌LOGO等。 [n0059] 进一步地,凸起120背向凹槽130底面的一侧与凹槽130的槽口齐平。当凸起120与皮肤接触时,底盖本体100上位于凹槽130周围的区域也与皮肤接触,能够更加稳定地将纹路装饰区110与皮肤分隔开。 [n0060] 加工底盖本体100时,上述凹槽130、纹路装饰区110和凸起120均为模具冲压成型。 [n0061]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30的侧壁倾斜设置。利用模具冲压成型上述结构时,凹槽130边缘对应的位置所受的剪切力得以沿底盖本体100的径向分散,避免剪切力过于集中导致底盖本体100上出现裂纹。 [n0062] 进一步地,在底盖本体100背向表头内部的一侧且位于凹槽130之外的区域用圆砂打磨,形成多个圆环形的漫反射带,各个漫反射带的圆心均与凹槽130的圆心重合。此外,漫反射带沿自身径向上的宽度小于相邻两个漫反射带之间的距离。 [n0063] 漫反射带的表面粗糙不平,使得光线照射在漫反射带上时发生漫反射。相比之下,光线照射在两个漫反射带之间时则会发生镜面反射,最终使得漫反射带处的亮度低于两个漫反射带之间的区域。 [n0064] 当两个漫反射带之间的区域因划伤而导致亮度出现异常时,漫反射带的低亮度对干扰和遮掩该异常,使佩戴者不易发现。 [n0065] 具体地,安装孔150为台阶孔,且设置有多个。装配表头时,螺钉从底盖本体100上的安装孔150穿入,螺钉的头部与安装孔150内的台阶面相抵,螺钉的杆部则穿过底盖本体100,与表头的表壳部分螺纹配合。利用螺钉,即可将底盖本体100与表壳固定在一起。 [n0066] 进一步地,各个安装孔150沿底盖本体100的周向均匀排列,在固定底盖本体100与表壳时能够均匀地受力。 [n0067] 具体地,缺槽140设置有多个,多个缺槽140均位于底盖本体100的外沿,并沿底盖本体100的周向排列。 [n0068] 在本实施例中,缺槽140为弓形槽,缺槽140的弧边与底盖本体100沿自身厚度方向的投影的边沿重合,缺槽140的直边为该投影的一条弦。此外,各个缺槽140的形状相同,且首尾相连。设置缺槽140后,底盖本体100背向表头内部的一侧形成正多边形结构。 [n0069] 进一步地,由于缺槽140呈弓形,其中部沿底盖本体100径向上的宽度最大,其两端沿底盖本体100径向上的宽度最小,故将安装孔150设置在相邻两个缺槽140的相接处,能够将安装孔150尽可能地置于底盖本体100的外围。此时,螺钉穿入安装孔150后不易与表头的表盘部分相互影响。 [n0070] 具体地,缺槽140的数量为偶数个,安装孔150的数量为缺槽140数量的一半。相邻两个缺槽140为一组,各个安装孔150与各组缺槽140分别对应,且安装孔150位于对应的两个缺槽140的相接处。 [n0071] 在本实施例中,缺槽140的数量为十个,安装孔150的数量则为五个,底盖本体100背向表头内部的一侧形成正十边形结构。 [n0072]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缺槽140的数量也可以为八个,此时,底盖本体100背向表头内部的一侧形成正八边形结构。 [n0073] 在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中,缺槽140的数量也可以为十二个,此时,底盖本体100背向表头内部的一侧形成正十二边形结构。 [n0074] 进一步地,缺槽140的内部难以用大砂轮打磨,因而做喷砂处理。 [n0075]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表头,包括玻璃、表圈、表壳、机芯、表盘、表针和上述手表底盖。其中,玻璃、表圈、表壳和手表底盖包围成一容置空间,且该容置空间用于容纳机芯,表盘和表针则设置在机芯上。 [n0076]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手表,包括表带和上述表头,表带与表头枢接。 [n0077]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n0078]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n0079]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手表底盖,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表头,所述手表底盖包括底盖本体,所述底盖本体上设有纹路装饰区,所述纹路装饰区内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用于将所述纹路装饰区与皮肤分隔。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背向所述底盖本体的一侧设有凹坑。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表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沿所述底盖本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凸起,以使所述纹路装饰区显露。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本体上设有凹槽,所述纹路装饰区位于所述凹槽的底面。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表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圆形槽,且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底盖本体的中部,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凹槽的中部。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本体背向所述表头的内部的一侧设置为弧面。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本体的边沿设有多个缺槽,所述缺槽沿所述底盖本体的周向排列。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本体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孔沿所述底盖本体的周向均匀排列。 [0009] 9.一种表头,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手表,所述表头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手表底盖。 [0010] 10.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表头。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3901023A|1975-08-26|Wrist-watch case US20120267989A1|2012-10-25|Device housing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CN101738926B|2013-03-27|携带钟表 JP3687556B2|2005-08-24|傘歯車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2017608A1|2012-02-09|Cam sprock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502705B2|2014-05-28|時計 CN214335484U|2021-10-01|一种手表底盖、表头及手表 JPH03297527A|1991-12-27|Manufacture of outside ring US4198811A|1980-04-22|Watertight watchcase having a removable polygonal hard glass US4522508A|1985-06-11|Watch case CN105643214B|2017-08-29|移动终端的后盖组件的加工方法 CN106998863B|2020-04-24|带子 JPH01207689A|1989-08-21|Side body of watch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JPH05211736A|1993-08-20|金属板および回転子軸に金属板を固着する方法 JPH0729171B2|1995-04-05|ボス付歯形製品の製造方法 CN206354572U|2017-07-28|一种黄金表链 US3525210A|1970-08-25|Case for watch CN211981591U|2020-11-20|一种冰箱压缩机电机组合定子 CN212933253U|2021-04-09|一种新型手表 CN213695958U|2021-07-16|一种蓝宝石表带 CN110653563B|2021-07-20|电子产品壳体加工工艺及电子产品壳体 KR100347057B1|2002-08-03|시계용 캡핑베젤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0263150A|2000-09-26|穴抜き金型 CN210471219U|2020-05-08|一种设有防滑表带的金属手表 CN107209478B|2020-06-30|用于控制钟表的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801942.5U|CN214335484U|2021-04-19|2021-04-19|一种手表底盖、表头及手表|CN202120801942.5U| CN214335484U|2021-04-19|2021-04-19|一种手表底盖、表头及手表|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